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榜样的力量】蒋芸鹏:在实践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作者:应用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


 

蒋芸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共青团员,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获评优秀共青团员、社团优秀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返家乡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在多项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表国家级学术期刊两篇、在《新湖南》发一篇,点击量10w+,展现了新时代工科生的全面素养。

赛中争先,创新攻坚

“竞赛是专业能力的试金石。”作为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项目负责人,蒋芸鹏带领团队攻克智能仓储系统精确定位难题。他们白天调试设备,晚上查阅文献,一个参数反复试验几十次。经过两周模块化排查,团队发现电源不稳定问题,最终采用独立电源方案解决信号传输难题,斩获省赛二等奖。

跨界担当,躬身力行

蒋芸鹏将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竞赛技术难点为切入点发表两篇国家级期刊论文。“论文选题要‘小切口、深挖掘’,从实践反哺理论才有价值。”他采写的乡村振兴报道被《新湖南》转载,阅读量破10万+,“用技术视角解读社会问题,工科背景反而成了优势”。

他累计志愿服务超200小时,在益阳三塘街镇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中,他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向留守儿童普及防溺水知识,帮助孩子们掌握应急技能;同时搭建“祝融直播间”,宣传当地山茶油产品。于他而言,志愿服务是责任与成长的双向奔赴,是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实践旅程。

学思践悟,薪火相传

蒋芸鹏高绩点的核心方法为“上课坐前排”与“自习室常驻”。大一大二期间,他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投入自习室,考前主动为同学讲解知识点,认为这一过程能深化自身复习效果。他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反哺理论学习,以此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他说,大学时光短暂珍贵,需尽早明确目标、规划方向,避免陷入迷茫焦虑。“唯有清楚所求,方能高效利用时间,让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乡村一线的志愿服务,从竞赛场的激烈角逐到校园舞台的多元绽放,蒋芸鹏用行动诠释:优秀不仅是专业深耕,更是责任担当与经验传承的交融。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者——唯有脚踏实地、敢于创新,方能在青春的赛道上留下深刻印记。

 

(文/张颜睿、申志康;图/谢迈、王敏,范诗轩)

(审核:王慧磊、李魏达、严明)

 

湘ICP备09011324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E-mail:hieyy@hn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