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上午,我院“三下乡”志愿团队走进湘潭千年油鼓(舞)展览馆与民俗老物件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打油鼓艺术、探寻老物件背后的民俗故事,让青年力量与千年非遗产生深度共鸣,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在千年油鼓(舞)展览馆,打油鼓第十代传承人钱继明为志愿者们介绍了湘潭非遗文化打油鼓的悠久历史,分为迎神派、巫舞派和龙舟派。梳头、洗面、照镜……志愿者们拿起鼓槌,在钱继明的指导下学习击打节奏。当“十字步”的步伐与鼓点精准契合,莲蓬鼓舞在年轻身影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庆祝丰收时“咚哒咚哒”的欢庆鼓点,生动说明了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可触摸、可传承的“活态文化”。
在民俗老物件博物馆,二楼及三楼的非遗展览馆,按照民俗、家具、农耕、纺织等类型划分为多个陈列展室,藏品包括明清、民国时期的木屐、瓷器和米戽等。志愿者们随钱继明依次参观各个展室,在讲解中加深了对民俗文化的了解,读懂了非遗文化的千年坚守。
在青年学子的亲身体验与主动传播之下,打油鼓的鼓点正跨越时空,让更多人听见非遗文化的呐喊,发现湘潭民俗的深厚底蕴。鼓声不息,舞步不停,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永不落幕。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学子始终以实践为桥,积极成为非遗文化的实践者、推广者、守护者。
(文/唐澧子、文敏;图/谢迈、高鸿翔、方页、王婷)
(审核:佘安、李魏达、严明)